《檀林》的解释
拼音:
tán lín
tán lín
1.佛教语。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 解释
1.佛教语。旃檀之林。佛寺的尊称。 解释
- 佛寺。南朝齐.王融《法乐辞九.右歌双树》:「舂山玉所府,檀林芳所栖。」唐.李绅〈杭州天竺灵隐二寺因追思为诗〉二首之二:「近日尤闻重雕饰,世人遥礼二檀林。」
《檀林》包含的汉字
-
檀tán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姓。笔画数:17;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125251125111
-
林lín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林。森林。林海。林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林。艺林。碑林。儒林。姓。circlesforestwoodsLin笔画数:8;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