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的解释

太孙的解释
拼音: tài sūn
tài sūn/xùn
1.皇帝的长孙。 2.后世帝王往往在太子死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如南朝齐武帝孙郁林王﹑明太祖孙惠帝﹐皆以父死立为皇太孙。 解释
  1. 帝王的嫡长孙,即皇孙。也指帝王在太子死后,另行册立太孙,作为预定的皇位继承人。《汉书.卷一○.成帝纪》:「宣帝爱之,字曰太孙,常置左右。」《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汉、魏已来,皇太子在,不立太孙,但封王耳。」
来源:修订版

《太孙》包含的汉字

  • 太tài过于:太长。极端,最:太甚。太平。高,大:太空。太学。很:不太好。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笔画数:4;部首:大;笔顺编号:1344
  • 孙(孫)sūn儿子的儿子:孙子。孙女。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孙。侄孙(侄儿的子女)。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卬g )孙(孙子的子女)。玄孙(曾孙的子女)。子孙(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孙(贵族的子孙后代)。植物再生成孳生的:孙竹(竹的枝根末端所生的竹)。姓。孙(孫)xùn古同“逊”。笔画数:6;部首:子;笔顺编号:521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