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的解释

三段论的解释
拼音: sān duàn lùn
sān duàn lùn/lún
由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着的两个性质判断做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做结论的推理。如:“一切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推理形式。它只能有三个概念,每个概念分别在两个判断中出现。 解释
  1. 理则学上的一种推理形式。以两个命题作为大小前提,而推出结论。如:「凡花是植物」(大前提),「康乃馨是花」(小前提),「所以康乃馨是植物」(结论)。
来源:修订版

《三段论》包含的汉字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段duàn事物、时间的一节:阶段。地段。片段。段落。工矿企业中的行政单位:工段。机务段。围棋棋手等级的名称:段位。古同“缎”,绸缎。古同“锻”,锻炼。姓。笔画数:9;部首:殳;笔顺编号:321113554
  • 论(論)lùn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看待:一概而论。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按照:论件。论资排辈。姓。论(論)lún古同“伦”,条理。〔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古同“抡”,挑选。笔画数:6;部首:讠;笔顺编号:4534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