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特书》的解释
拼音:
dà shū tè shū
dà shū tè shū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解释
书:写。大写特写。指对意义重大的事情特别郑重地加以记载。 解释
- 连续或大篇幅的记录描写。【例】报纸以整个版面大书特书这件弊案。
- 特别郑重地加以记录。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足下年尚彊,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 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地记录下来。语出唐.韩愈〈答元侍御书〉。
- 唐.韩愈〈答元侍御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三.韩愈》引)济、逢父子自吾人发《春秋》美君子乐道人之善,夫苟能乐道人之善,则天下皆去恶为善,善人得其所,其功实大,足下与济父子俱宜牵联得书。足下1>勉逢2>令终始其躬3>,而足下年尚彊4>,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愈既承命,又执笔以俟。 〔注解〕 (1) 足下:古代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2) 逢:甄逢,唐定州人,生卒年不详,甄济子。幼时孤苦,长大后,奋发读书,常救济乡民。宪宗元和中,袁滋表章他的节行,皇帝下诏赠与他秘书少监的职位。 (3) 终始其躬:自始自终都身体力行。 (4) 彊:音ㄑ|ㄤˊ,壮盛、健壮。同「强」。
- 「大书特书」的意思是指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地记录下来。唐朝时有一个人名叫甄济的读书人,早年以文士著称,后入朝为官。他为人正直,办事公允。安禄山作乱时,甄济不为威慑所屈。他的儿子甄逢也是一个品行优良的读书人,他认为自己父亲的德行,足以列入史册,便向好友元稹诉说父亲的事迹。元稹写了封信,告诉正在修史的韩愈,请他考虑是否可以将甄氏父子的事迹加入史册。后来韩愈回了封信给元稹:「甄氏父子的事迹是应该加入史册,这也是我的工作。而且,像你这样乐道人之善的美德,也有资格和甄氏父子一同列入史册。你现在还很年轻,前途大有可为,将来的成就一定更值得让史官大书特书,详细的记录。」后来「大书特书」被用来指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的记录下来。
《大书特书》包含的汉字
-
大dà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年长,排行第一:老大。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时间更远:大前年。〔大夫〕古代官职,位于“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卿”之下,“士”之上。小大dài ㄉㄞˋ〔大夫〕医生(“〔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小夫”读轻声)。王”读轻声)。小大tài ㄊㄞˋ古通“太”。古通“泰”。小笔画数:3;部首:大;笔顺编号:134
-
书(書)shū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文件:证书。说明书。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字体:草书。隶书。楷书。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笔画数:4;部首:乛;笔顺编号:5524
-
特tè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单,单一:特为(w坕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特”。笔画数:10;部首:牜;笔顺编号:312112112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