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656~712)》的解释
sòng zhī wèn
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上元年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后赐死。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有《题大庾岭北驿》等名篇。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律,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解释
唐代诗人。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市)人。上元年间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睿宗时流放钦州,后赐死。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有《题大庾岭北驿》等名篇。所作多粉饰太平、颂扬功德之应制诗,靡丽精巧,尤善五律,对初唐律体之定型颇有贡献。有《宋之问集》。 解释
《宋之问(656~712)》包含的汉字
-
宋sò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中国朝代名:南宋。宋代。宋词。响度单位,一宋约相当于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响度的一千倍,等于1000毫宋。姓。笔画数:7;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234
-
之zhī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往,到:“吾欲之南海”。笔画数:3;部首:丶;笔顺编号:454
-
问(問)wèn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管,干预:概不过问。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问他借几本书。姓。答笔画数:6;部首:门;笔顺编号:4252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