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无实》的解释
拼音:
yǒu míng wú shí
yǒu míng wú shí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解释
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解释
- 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语本《国语.晋语八》。【例】战乱使他们从此分离两地,成了有名无实的夫妻。
- 语本《国语.晋语八》:「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逮至中叶,忌其失节,割削宗子,有名无实,天下旷然,复袭亡秦之轨矣。」《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做官是你晓得的,那有余钱做这样有名无实的事业?」也作「有名亡实」。
- 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语本《国语.晋语八》。△「名不副实」
- #《国语.晋语八》1>叔向2>见韩宣子3>,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4>,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 〔注解〕 (1) 典故或见于《管子.明法解》。 (2) 叔向:羊舌肸(ㄒ|ˋ),字叔向,春秋时晋国人,生卒年不详。食邑在杨,或称杨肸。羊舌职之次子。学问渊博,善于辞令。晋平公二十二年,曾致书郑子产,反对铸刑书。 (3) 韩宣子:春秋晋国人,生卒年不详。韩献子之子,晋国六卿之一。 (4) 从二三子:跟随诸卿赠送财物。二三子,指晋诸卿。〔参考资料〕 《管子.明法解》明主在上位,则竟内之众尽力以奉其主,百官分职致治,以安国家。乱主则不然,虽有勇力之士,大臣私之,而非以奉其主也;虽有圣智之士,大臣私之,非以治其国也。故属数虽众,不得进也;百官虽具,不得制也。如此者,有人主之名而无其实,故〈明法〉曰:「属数虽众,非以尊君也;百官虽具,非以任国也。」此之谓国无人。
- 「名」指名声、名义,「实」指实际的情形,名和实如果一致,那就是「名副其实」,但是如果空有虚名,却没有实际的权力或能力,那就是「有名无实」了。在所引典源《国语.晋语八》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韩宣子。韩宣子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地位非常显赫,但是他却忧虑自己贫困。听了韩宣子的话之后,叔向却向他道贺。韩宣子觉得很讶异,便问道︰「我有公卿之名,却没有公卿之财,想跟各位公卿赠送财物都没有办法,你为何要恭贺我呢?」表示韩宣子虽然身为公卿,但是却无公卿的财富。在《管子.明法解》也有类似的用法,说明一个英明的君主,能善用人才,百官各司其职,让国家长治久安。但是一个昏庸的君主,虽然有很多的臣子,但都不能各司其职,因此国家无法得到治理。像这样的君主,可说是「有人主之名而无其实」,亦是「有名无实」的意思。后来「有名无实」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虚有其名而无实际内容。
《有名无实》包含的汉字
-
有yǒu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表示大、多:有学问。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无没有yòu ㄧㄡˋ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无没笔画数:6;部首:月;笔顺编号:132511
-
名míng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坣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叫出,说出:不可名状。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刵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占有:不名一文。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实笔画数:6;部首:口;笔顺编号:354251
-
无(無)wú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有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1135
-
实(實)shí充满:实心。充实。虚实。符合客观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实事求是。名实相符。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结实。富足:殷实。富实。真名虚笔画数:8;部首:宀;笔顺编号:44544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