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咿哑》的解释

咿哑的解释
拼音: yī yǎ
yī yǎ/yā
1.象声词。形容摩擦碰撞声。 2.象声词。鸣叫声。 解释
  1. 拟声词:(1)形容小儿学语或低语声。宋.苏轼〈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前韵〉诗:「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2)形容含糊不清的低吟声。《隋唐演义》第八九回:「那时杨妃从睡梦中惊悸而寤,口里犹作咿哑之声。」(3)形容物体滚动或摇动的声音。唐.韩偓〈南浦〉诗:「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来源:修订版

《咿哑》包含的汉字

  • 咿yī〔咿唔〕象声词,形容读书的声音。〔咿哑(y?)〕a.象声词,小孩学话的声音;b.象声词,摇桨的声音。均亦作“咿呀”。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325113
  • 哑(啞)yǎ不能说话:聋哑。哑巴。哑子吃黄连(歇后语,喻有苦难言)。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沙哑。嘶哑。无声的:哑剧。哑铃(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因发生故障,炮弹、子弹打不响:哑炮。笑声(旧读?):哑然失笑(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哑(啞)yā〔咿哑〕见“(啞)咿”。笔画数:9;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2243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