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气》的解释

吐气的解释
拼音: tǔ qì
tǔ/tù qì
1.发出声气。 2.呼出气。 3.舒发受压抑之气;发泄怨气。 4.散发元气。 5.显现生机。 6.散发烟气。 7.语音学上指送气。 解释
  1. 呼气。气从肺部经由呼吸道吐出体外,与吸气相反。【例】紧张时,做深呼吸再缓缓吐气,可以缓和情绪。
  2. 舒发心中愤懑郁结的情绪。【例】扬眉吐气
来源:简编版
  1. 呼气。气由肺部经由呼吸道吐出体外,与吸气相反。汉.班固〈东都赋〉:「咸含和而吐气,颂曰盛哉乎斯世。」
  2. 得志时,摅舒久郁之气。如:「扬眉吐气」。《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只待一朝有了机会,轰轰烈烈的做他一番,替中国人吐气,至于大局也不能顾得。」
来源:修订版

《吐气》包含的汉字

  • 吐tǔ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说出:吐话。一吐为快。吞纳咽吐tù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吞纳咽笔画数:6;部首:口;笔顺编号:251121
  • 气(氣)qì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坣g )。忍气吞声。欺压:受气。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笔画数:4;部首:气;笔顺编号:31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