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半功倍》的解释

事半功倍的解释
拼音: shì bàn gōng bèi
shì bàn gōng bèi
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解释
  1. 花费的精神、劳力少而成效大。语本《孟子.公孙丑上》。【例】待技术纯熟后,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
来源:简编版
  1. 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指费力少而收效大。《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倘若我找著这个姑子,托他经手,一定事半功倍。」
来源:修订版
  1. 事情只用古人一半的心力,而功效加倍。形容费力少而收效大。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后用「事半功倍」比喻工作效率高。△「以解倒悬」、「事倍功半」、「饥不择食」、「渴不择饮」
  2.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1>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注解〕 (1) 万乘之国: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指大国。乘,音ㄕㄥˋ,古代计算车辆的单位,四马一车名乘。 (2) 倒悬:缚人两足倒挂,比喻极为困苦。
  3. 战国齐人公孙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经问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齐国大权,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婴那样的功业吗?」孟子不愿意被拿来和管仲相比,认为帮助齐国统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现今的齐国不但国土广大,而且人民众多,加上以王道来治理天下的圣明君主很久没有出现,以致人民长久处在暴政之中,他们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饿的人只求吃饱,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样。所以齐国若在此时施行仁政,将正应验孔子说的:「德行流传的速度,比驿马传达命令还快。」而人民心里喜悦的程度,会就像脱离两脚被绑住倒挂的困境一样。这和古时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费一半的心力,就能达到加倍的功效。后来「事半功倍」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工作效率高。
来源:成语典

《事半功倍》包含的汉字

  • 事shì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职业:谋事(指找职业)。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服侍:事父母。笔画数:8;部首:亅;笔顺编号:12515112
  • 半bàn二分之一:半圆。半百(五十,多指岁数)。不完全的:多半。半岛。半透明。半脱产。在中间:半空。半路上。半夜。喻很少:一星半点。笔画数:5;部首:十;笔顺编号:43112
  • 功gōng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功勋。功绩。论功行赏。徒劳无功。功德无量(li刵g )。功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成就,成效:成功。功能。功亏一篑。事半功倍。急功近利。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功率。本领,能耐:功夫。功底。功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功到自然成。过罪笔画数:5;部首:力;笔顺编号:12153
  • 倍bèi等于原数的两个:加倍。事倍功半。倍道而行(兼程而行)。某数的几倍等于用几乘某数:二的五倍是十。更加,非常:“每逢佳节倍思亲”。倍加。倍儿精神。增益:“焉用亡郑以倍邻?”古同“背”,背弃,背叛。古同“背”,背诵。笔画数:10;部首:亻;笔顺编号:324143125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