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的解释

工部的解释
拼音: gōng bù
gōng bù
1.古代官署名。汉代有民曹,魏晋有左民﹑起部,隋唐因北周工部旧名总设工部,为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历代相沿不改。清末改为农工商部。 解释
  1. 古代负责营造工作的官署,为六部之一。《儒林外史》第四○回:「少保据著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工部核算。」
来源:修订版

《工部》包含的汉字

  • 工gōng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工作量: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细致,精巧: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工尺(善于,长于:工书善画。工于心计。ch?)〕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labourman-dayprojectskillworkworker农笔画数:3;部首:工;笔顺编号:121
  • 部bù全体中的一份:部分(“分”读轻声)。外部。腹部。局部。全部。部件。部位(位置)。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外交部。编辑部。部队(军队)。具有统属关系:所部五十人。部下。部将。部属。部首。部落(lùo)。安置安排:部署。量词:一部小说。三部汽车。笔画数:10;部首:阝;笔顺编号:414312515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