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的解释

三甲的解释
拼音: sān jiǎ
sān jiǎ
1.术数家用语。三甲为寿相之征。 2.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见《宋史.选举志一》。也指殿试的第三等。 3.甲午﹑甲辰﹑甲寅的合称。甲午(公元1894年)中日之战,清廷与日本签订辱国的《马关条约》;甲辰(公元1904年)日俄之战,日本夺取沙俄在东三省南部的控制权;甲寅(公元1914年)日德之战,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控制权。 解释
  1. 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所分的一甲、二甲、三甲等三个等级。《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八年,……进士始分三甲。」
来源:修订版

《三甲》包含的汉字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甲jiǎ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甲等。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盔甲。甲兵。甲士。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甲板。装甲车。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龟甲。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甲。旧时户口编制单位:保甲。甲长。植物果实的外壳:甲坼(外表裂开)。古同“胛”,肩胛。笔画数:5;部首:田;笔顺编号:2511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