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辅》的解释

三辅的解释
拼音: sān fǔ
sān fǔ
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景帝时分置左、右内史及都尉,合称“三辅”。武帝时改都尉为右扶风,治渭城以西;改右内史为京兆尹,治长安以东;改左内史为左冯(píng)翊,治长陵以北。见《汉书·百官公卿表》等。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衡(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解释
  1. 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亦指京师附近之地。《史记.卷一二三.大宛传》:「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汉书.卷五.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
来源:修订版

《三辅》包含的汉字

  • 三sān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三思而行。三缄其口。笔画数:3;部首:一;笔顺编号:111
  • 辅(輔)fǔ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帮助,佐助:辅佐(协助,多指政治上)。辅弼。辅助。辅导。辅相(xi刵g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辅。人的颊骨:辅车相依(“车”,指牙床,喻互相依存)。笔画数:11;部首:车;笔顺编号:1521125112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