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的解释

潜移默化的解释
拼音: qián yí mò huà
qián yí mò huà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解释
  1. 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因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例】在喜爱文学的父亲潜移默化下,小英在小学三年级时便开始研读古典小说。
来源:简编版
  1. 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受到环境或别人的影响,于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清史稿.卷三八一.陈銮传》:「请敕儒臣阐明圣谕广训,黜异端之旨,撰为韵言,布之乡塾,俾士民童年诵习,以收潜移默化之效。」《文明小史》第一回:「第一须用些水磨工夫,叫他们潜移默化,断不可操切从事,以致打草惊蛇,反为不美。」也作「潜移暗化」。
来源:修订版
  1. 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受到影响,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语本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耳濡目染」
  2.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1>,熏渍陶染2>,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3>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注解〕 (1) 款狎:亲密交往。 (2) 熏渍陶染:感化薰陶。 (3) 操履:素行,平日所遵守及履行的事。
  3. 「潜移默化」原作「潜移暗化」。北齐时,颜之推写了一本家训,教导子孙做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有一部分写到,人在年轻之时,性格未定,时常有样学样,如果多和贤德的人在一起,性格思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他们的影响,可以养成良好的品德。就像在兰室待久了,身上也会有兰花的香气;在鱼市中待久了,身上则会有鱼腥味一样。所以自古以来,君子都很慎重地选择朋友。孔子也曾说:「不要去结交道德修养不如自己的人。」和比自己更有品德的人交往,才能自然而然地受到他们的影响。后来「潜移默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的「潜移暗化」演变而出,形容人的思想、性格或习惯受到影响,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来源:成语典

《潜移默化》包含的汉字

  • 潜qián隐在水面下活动:潜水。潜泳。潜坝。潜行(a.在水面以下行动;b.在外边秘密行动)。隐藏的,秘密地:潜藏。潜伏。潜遁。潜逃。潜力。潜心。潜师。潜在。潜台词。潜移默化。姓。笔画数:15;部首:氵;笔顺编号:441113411342511
  • 移yí挪动:移交。移植。移刻(过一段时间)。移晷(日影移动,犹言经过了一段时间)。移民。迁移。转移。移樽就教(端着酒去别人跟前以便求教,泛指主动前去向人请教)。改变,变动:移居。移易。移情(变易人的情志)。移动。潜移默化。旧时公文的一种,行文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移文。檄移。笔画数:11;部首:禾;笔顺编号:31234354354
  • 默mò不说话,不出声:默认。默写。默许。默哀。默诵。默读。默悼。默契。沉默。默默无闻。笔画数:16;部首:黑;笔顺编号:2543121144441344
  • 化huà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刼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习俗,风气:有伤风化。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化huā同“花”⑩。笔画数:4;部首:亻;笔顺编号:32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