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的解释

歌仔戏的解释
拼音: gē zǐ xì
gē zī/zǐ/zǎi xì/hū
台湾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当地民谣山歌发展而成。流行于台湾和福建芗江(九龙江)一带。福建称之为芗剧。 解释
  1. 一种流行于台、闽地区的地方戏曲。明末清初闽南的锦歌、采茶曲、车鼓弄等民间艺术相继传入台湾后,吸收本地的民歌、说唱,并受京戏、四平戏的影响,逐渐发展为独立剧种。初期常在空地演出,称为「落地扫」。主要曲调为七字调、大调、哭调、杂念调等。表演时由壳仔弦、大管弦、月琴等伴奏,演员配合曲调、台步及身段,以方言演唱歌词,并加入说白,演出故事。大约形成于民国初年,而盛于光复之后。【例】这几年以来,传统歌仔戏的艺术重新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纷纷投入推展行列。
来源:简编版
  1. 一种民间戏曲。流行于闽、台地区。明末闽南的锦歌、采茶曲、车鼓弄等民间艺术传入台湾后,吸收本地的民歌、说唱,并受京戏、四平戏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独立戏种。初期常在空地演出,称为「落地扫」。主要曲调为七字调、大调、哭调、杂念调等。伴奏乐器以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为主,伴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今日在大陆闽南龙溪、芗江一带,流行的歌仔戏,是由台湾传过去的。
来源:修订版

《歌仔戏》包含的汉字

  • 歌gē唱:歌唱。歌咏。歌颂。歌坛。歌台舞榭。歌舞。能歌善舞。能唱的文词:唱歌。歌谱。歌词。歌诀。民歌。诗歌。歌行(x妌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歌咏言。笔画数:14;部首:欠;笔顺编号:12512125123534
  • 仔zī〔仔肩〕所担负的职务。仔zǐ〔仔细〕周密,细致,如“办事仔仔”。幼小的(多指家畜):仔鸡。仔猪。仔zǎi同“崽”。笔画数:5;部首:亻;笔顺编号:32521
  • 戏(戲)xì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性。指具体剧种:京戏。黄梅戏。皮影戏。木偶戏。马戏。戏(戲)hū〔於((戲)w?)戏〕同“呜呼”。笔画数:6;部首:戈;笔顺编号:5415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