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色》的解释

饥色的解释
拼音: jī sè
jī sè/shǎi
因受饥饿而表现出来的营养不良的脸色:面带~。 解释
  1. 饥饿的脸色。《孟子.滕文公下》:「民有饥色,野有饿莩。」《三国演义》第一四回:「今东都大荒,官僚军民,皆有饥色。」
来源:修订版

《饥色》包含的汉字

  • 饥(飢②饑)jī饿:饥饿。饥民。饥驱(旧指为衣食而奔走)。饥餐渴饮。饥寒交迫。饥不择食(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细加选择)。画饼充饥。庄稼收成不好或没有收成:饥荒。饥馑(灾荒)。饿饱笔画数:5;部首:饣;笔顺编号:35535
  • 色sè由物体发射、反射的光通过视觉而产生的印象:颜色。色彩。色相(xi刵g )。色调(di刼 )。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脸色。气色。色厉内荏。情景,景象:行色匆匆。景色宜人。种类:各色用品。品质,质量:音色。成色。足色纹银。妇女美貌:姿色。色艺。情欲:色情。好(h刼 )色。colorexpressionhuekindqualityscenewoman's looks笔画数:6;部首:色;笔顺编号:3552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