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牍》的解释

削牍的解释
拼音: xuè dú
xiāo/xuē dú
1.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牍"。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 解释
  1. 古代书字于木简上,有误则以刀削去,故称为「削牍」。《汉书.卷九二.游侠传.原涉传》:「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
来源:修订版

《削牍》包含的汉字

  • 削xiāo用刀切去或割去:削皮。削发(fà)。刮削。削足适履(把脚削去一块来适应小鞋,喻迁就或勉强凑合)。减少,删除:削剔。削职。削损。像刀削过似的,一般形容陡峭或消瘦:削壁。削立(陡峭壁立)。瘦削。古代用来书写的刀:削刀。削xuē义同(一),用于一些复合词:削除。削减。削弱。剥削。笔画数:9;部首:刂;笔顺编号:243251122
  • 牍(牘)dú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古代乐器名。笔画数:12;部首:片;笔顺编号:321512544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