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的解释

楔子的解释
拼音: xiē zi
xiē zǐ
①一头粗厚一头薄削的木片,插入缝隙中使物固定:这儿还有点松动,楔个楔子进去。②元代杂剧中加在最前面或两折之间的片断,作为剧情的开端或衔接。也指长篇小说之前的引子,以引出正文。 解释
  1. 插在缝隙中,使物体固定的木块。【例】这张木凳子掉了一块楔子,难怪摇摇晃晃的。
  2. 元杂剧中,在四折之外,视剧情需要所加的独立段落,用以衔接剧情。今亦用以指小说前的序文。【例】作者在正文之外加入一段楔子,使得剧情内容更加完整、生动。
来源:简编版
  1. 填补空隙的东西,如木塞。《水浒传》第五五回:「水底下早钻起四五十水军,尽把船尾楔子拔了,水都滚入船里来。」
  2. 元杂剧中,在四折之外,视剧情需要所加的独立段落,以衔接剧情。
  3. 小说前的序文。《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不过是个楔子,下面还有正文。」
来源:修订版

《楔子》包含的汉字

  • 楔xiē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楔子。楔形文字。笔画数:13;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111253134
  • 子zǐ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动物的卵:鱼子。蚕子。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刵 )。棋子儿。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姓。女父母笔画数:3;部首:子;笔顺编号:52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