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体》的解释

书体的解释
拼音: shū tǐ
shū tǐ/tī/bèn
1.字体。 2.文体。 解释
  1. 字体的笔画间架。《晋书.卷三六.卫瓘传》:「杜氏杀字甚安,而书体微瘦。」也作「字体」。
  2. 文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详总书体,本在尽言。」
来源:修订版

《书体》包含的汉字

  • 书(書)shū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文件:证书。说明书。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字体:草书。隶书。楷书。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笔画数:4;部首:乛;笔顺编号:5524
  • 体(體)tǐ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妌g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体(體)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體)体(體)bèn古同“笨”,粗壮。古同“笨”,抬灵柩的人。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1234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