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笼》的解释

邛笼的解释
qióng lóng/lǒng
也称“碉楼”。羌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四川茂县。一般平面呈四方形,用石块砌造。分三层,上层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有门,层与层之间有独木梯上下。外形雄伟,建造坚固,最多达十三至十四层,高30余米,具有居住和防卫等用途。 解释

《邛笼》包含的汉字

  • 邛qióng〔邛崃〕a.地名,在中国四川省;b.山名,在中国四川省。〔邛都(病,劳:“匪其止共,维王之邛”。)〕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笔画数:5;部首:阝;笔顺编号:12152
  • 笼(籠)lóng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泛指包络之物:笼头。笼(籠)lǒng较大的箱子:箱笼。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笔画数:11;部首:龙;笔顺编号:314314135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