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网游鱼》的解释

漏网游鱼的解释
拼音: lòu wǎng yóu yú
lòu wǎng yóu yú
逃脱鱼网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同“漏网之鱼”。 解释
  1. 本指从网目逃脱,未被网住的鱼。后比喻侥幸逃脱法律制裁的人。如:「许多为非做歹的人,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是漏网游鱼,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亦比喻摆脱危险,惊慌逃走的人。《封神演义》第一四回:「李靖望前飞走,真似失林飞鸟,漏网游鱼,莫知东南西北。」也作「漏网之鱼」、「漏网鱼」。
来源:修订版
  1. 义参「漏网之鱼」。见「漏网之鱼」条。
  2. 此处所列为「漏网之鱼」之典源,提供参考。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列传.序》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1>,斲雕而为朴2>,纲漏于吞舟之鱼3>,而吏治烝烝4>,不至于奸,黎民5>艾安6>。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注解〕 (1) 破觚而为圜:削掉棱角,使它变得光滑圆润。比喻破除严刑峻法,使它变得简易。觚,音ㄍㄨ,多棱角的器物。圜,音ㄩㄢˊㄝ同「圆」。见「破觚为圜」。 (2) 斲雕而为朴:去除雕饰而变为朴实。朴,同「朴」。见「斲雕为朴」。 (3) 吞舟之鱼:能吞舟的大鱼。比喻犯大罪的人。见「吞舟之鱼」。 (4) 烝烝:纯厚宽大。 (5) 黎民:百姓、民众。 (6) 艾安:宁息、安定。艾,音|ˋ。
  3. 此处所列为「漏网之鱼」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关于如何治民,孔子曾说:「用政令和刑罚来治理人民,人民只是苟且遵行,并无自发的知耻之心。如果用道德礼教来教导人民,人民不但能够知耻,而且能自发地改邪归正。」老子也说:「最好的治民之道,是有德于民,即使执政者不提自己的德政,人民却都有德行了。下等的治民之道,是有德于民,却不断地宣导自己的德政,深怕人民忘记,这样人民反而没有德行了。如果只依靠法令来治理人民,结果是法令越来越繁苛,窃盗罪犯反而越来越多。」太史公司马迁十分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想法,他认为法令不过是为政的工具,并非澄清吏治的根本之道。汉代初年,变严刑峻罚为宽简,法网疏阔的程度,甚至连能够吞舟的大鱼都可以逃脱,然而政治清明,没有什么作奸犯科的事情,人民的生活安定。从前的法令可以说非常严密,但是各种罪恶伪诈却纷纷出现。由此可知,治民之道在于教化,而不在于法令。后来「漏网之鱼」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比喻侥幸逃脱法网的人,或比喻惊慌逃窜的人。
来源:成语典

《漏网游鱼》包含的汉字

  • 漏lòu物体由孔或缝透过:壶里的水漏光了。漏风。渗漏。漏泄(a.水、光等流出或透出;b.泄露)。漏电(跑电)。泄露:走漏消息。漏底(泄露内情)。透漏。脱逃或无意放过:疏漏。遗漏。挂一漏万。漏网之鱼。〔漏壶〕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铜壶滴漏”(亦称“铜壶刻漏”),“漏尽更深”。中医指某些流出脓血黏液的病:崩漏(子宫大量出血的病)。痔漏。笔画数:14;部首:氵;笔顺编号:44151312524444
  • 网(網)wǎng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鱼网。网罗。网开一面(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网漏吞舟(喻法令太宽,使坏人漏网)。形状像网的东西:电网。发网。像网一样的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网点。通信网。天罗地网。用网捕捉:网到一条大鱼。像网似的笼罩着:眼睛里网着红丝。笔画数:6;部首:冂;笔顺编号:253434
  • 游yóu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游泳。游水。不固定: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河流的一段:上游。中游。下游。交往,来往:交游。从容地行走: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宯g )。游记。游说(shu?)。游山玩水。姓。逛笔画数:12;部首:氵;笔顺编号:441415331521
  • 鱼(魚)yú脊椎动物的一类,生活在水中,一般有鳞和鳍,用鳃呼吸,冷血:鱼虾。鱼虫。鱼网。鱼跃。鱼贯(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鱼雁(书信,信息)。鱼米乡。鱼尾纹。鱼目混珠。鱼质龙文(喻虚有其表)。姓。笔画数:8;部首:鱼;笔顺编号:352512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