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鳢肠》的解释

鳢肠的解释
拼音: lǐ cháng
lǐ cháng
1.乌鳢的肠。可入药。 2.草名。亦名莲子草﹑旱莲草。 解释
  1. 植物名。菊科鳢肠属,一年生草本。生于田野、路旁、水边,产台湾及泛热带、亚热带。茎高三十余公分,叶对生、无柄,披针形,全缘或有锯齿,叶面粗糙、生毛茸。八、九月间,枝端生白色头状花序一至三个,外层舌状小花二轮,内面管状小花多数。瘦果黑色。可入药,味酸性寒,补肾阴、止血痢、乌须发、固齿牙。也称为「莲子草」。
来源:修订版

《鳢肠》包含的汉字

  • 鳢(鱧)lǐ〔鳢鱼〕身体圆筒形,青褐色,头扁,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为淡水养殖业的害鱼。肉可食,亦称“黑鱼”、“乌鳢”。(鱧)笔画数:21;部首:鱼;笔顺编号:352512112512211251431
  • 肠(腸)cháng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肠肥。笔画数:7;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533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