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荛》的解释

刍荛的解释
拼音: chú ráo
chú ráo
①割草打柴的人;樵夫:询于刍荛。②乡野间见闻不多无知浅陋的人(向人提议时作谦辞):诸公谁听刍荛策。 解释
  1. 割草砍柴。《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2. 割草砍柴的人。《淮南子.主术》:「然而群臣志达效忠者,希不困其身,使言之而是,虽在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
  3. 谦称自己是草野鄙陋的人。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若赐观刍荛,请给以纸笔。」
来源:修订版

《刍荛》包含的汉字

  • 刍(芻)chú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笔画数:5;部首:刀;笔顺编号:35511
  • 荛(蕘)ráo柴草,割柴草:行牧且荛。采柴草的人: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后多指在野之士)。荛竖。“芜菁”的别称。笔画数:9;部首:艹;笔顺编号:12215313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