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

帖的解释
笔画: 8画
五笔:mhhk
部首: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便条:字帖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妥适:妥帖。安帖。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姓。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21251


简介
  1. 稳当、适切。通「贴」。如:「妥帖」、「服帖」。
  2. 顺服、驯伏。通「贴」。如:「帖耳」、「帖服」。
  3. 应酬用的书卡。如:「请帖」、「谢帖」、「喜帖」。
  4. 写有生辰八字等的纸张。如:「换帖」、「庚帖」。
  5. 量词。用于计算药剂的单位。如:「一帖药」。
来源:小字典
  1. 稳当、适切。【例】妥帖、服帖
  2. 顺服、驯伏。【例】俯首帖耳
  3. 应酬用的书柬。【例】请帖、谢帖
  4. 写有生辰八字等的纸张。【例】换帖、庚帖
  5. 量词。计算药剂的单位。【例】一帖药
来源:简编版
  1. 顺服、驯伏。通「贴」。如:「帖服」、「俯首帖耳」。宋.薛季宣〈跋蜡虎图〉诗:「请君悬之政事堂,坐令帖伏犬与羊。」
  2. 黏。通「贴」。如:「帖花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有朝事发丢下头,拚著帖个大膏药。」
  3. 稳当、适切。如:「妥帖」。
  4. 姓。如明代有帖晏。
  5. 写在纸、帛上的书信、诗、文等手书墨迹。如王羲之的〈丧乱帖〉、〈快雪时晴帖〉。
  6. 临摹学习的书画拓本或影印本。如:「碑帖」、「字帖」、「画帖」。宋.苏轼〈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读书作诗不已好收古今帖贫甚至食不足〉诗:「家藏古今帖,墨色照箱筥。」
  7. 文书、契据。南朝梁.无名氏〈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8. 唐、宋、元科举时代,称应试题目为「帖」,从经文中帖出数字而得。如:「试帖」。
  9. 应酬用的书柬。如:「请帖」、「谢帖」。《儒林外史》第一○回:「你回他我们不在家,留下了帖罢。」
  10. 量词。计算药剂的单位。如:「一帖药」。
来源:修订版
0
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