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的组词

斗箕 dǒu/dòu jī指印,因指纹有斗有箕,所以把指印叫做斗箕。
伊箕 yī jī1.伊尹和箕子的合称。伊尹,商汤的大臣,曾作《伊训》以教导太甲;箕子,纣王诸父,封于箕,因谏纣被囚,商灭后,作《洪范》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
召箕 zhào/shào jī1.谓召请箕仙问吉凶的一种迷信活动。
淅箕 xī jī1.竹制的过滤器。与湖南所谓"沥箕"相似,平口﹑大腹﹑圆底。
筲箕 shāo jī1.淘米或盛米﹑盛饭用的竹器。
箕业 jī yè1.祖业。
箕姑 jī gū1.取竹箕饰以女装为紫姑神像﹐以之占卜吉凶﹐故称。参见"箕卜"。
箕帚 jī zhǒu1.见"箕箒"。
箕敛 jī liǎn1.以箕收取。谓苛敛民财。
箕裘 jī qiú1.《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孔颖达疏:"积世善冶之家﹐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皆令全好﹐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补续兽皮﹐片片相合﹐以至完全也……善为弓之家﹐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故其子弟亦睹其父兄世业﹐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良冶﹑良弓﹐指善于冶金﹑造弓的人。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往往继承父兄之业。后因以"箕裘"比喻祖上的事业。
箢箕 wǎn/yuān jī1. [方]∶竹篾等编成的盛东西的器具。有的地区也叫“箢篼”。
簸箕 bò jī1.扬米去糠的工具。
粪箕 fèn jī1.盛垃圾秽物的器具。形状像簸箕。
扶箕 fú jī一种迷信活动,在架子上吊一根棍儿,两个人扶着架子,棍儿就在沙盘上画出字句来作为神的指示。也作扶乩。
蒙箕 mēng/méng/měng jī1.见"蒙倛"。
酸箕 suān jī1.酢浆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箕箒妾 jī zhǒu qiè1.见"箕帚妾"。
簸箕掌 bò jī zhǎng1.表示圆圈的形状。常用以形容围成一圈貌。
簸箕星 bò jī xīng1.即扫帚星。俗传扫帚星出现是不祥的预兆。
粪箕子 fèn jī zǐ盛粪的器具,用荆条、竹篾等编成,形状像簸箕,有提梁。也叫粪箕。
南箕北斗 nán jī běi dǒu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椎髻箕坐 zhuī/chuí jì jī zuò1.亦作"椎结箕踞"。 2.髻如椎,坐如箕。古代南越一带人的风俗。
煮豆燃箕 zhǔ dòu rán qí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科头箕裾 kē tóu jī jù科头:不戴帽子;裾:通“倨”,傲慢;箕裾: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形容不拘礼法。
箕山之操 jī shān zhī cāo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
箕山之节 jī shān zhī jié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箕山挂瓢 jī shān guà piáo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箕帚之欢 jī zhǒu zhī huān1.犹言妻妾之娱。
箕裘不坠 jī qiú bù zhuì比喻前辈的事业后继有人而不会中断。
箕裘相继 jī qiú xiāng jì箕:簸箕。裘:皮袍。比喻子继父业。

箕的解释



用竹篾、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称“簸箕”):箕帚。
簸箕形的指纹,不成圆形:斗(d弖 )箕。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笔画数:14;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2211134


箕字开头的组词

箕字在中间的组词

箕字结尾的组词

箕字二字组词

箕字三字组词

箕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