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的组词

敦煌 dūn/duì huáng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
荧煌 yíng huáng1.辉煌。
辉煌 huī huáng光辉灿烂:灯火~ㄧ金碧~◇战果~ㄧ~的成绩。
煟煌 wèi huáng1.迅疾貌。
炖煌 dùn huáng1.同"敦煌"。
炜煌 wěi huáng1.犹辉煌。 2.华盛貌。
炫煌 xuàn huáng1.亦作"炫熿"。亦作"炫熀"。亦作"炫晃"。 2.显耀;闪耀。
煌灼 huáng zhuó1.焦灼不安。
煌焜 huáng kūn1.辉耀。
煌煌 huáng huáng1.明亮辉耀貌。
煌熠 huáng yì1.辉耀。
煌耀 huáng yào1.犹辉煌。
煌荣 huáng róng1.辉煌。
煌荧 huáng yíng1.闪耀。
莹煌 yíng huáng1.明亮。
韡煌 wěi huáng1.光明美盛貌。
金煌煌 jīn huáng huáng(~的)形容像黄金一样发亮的颜色:~的玻璃瓦。也作金晃晃。
亮煌煌 liàng huáng huáng1.形容非常明亮。
敦煌石窟 dūn huáng shí kū中国著名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等四区。一般指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石室 dūn/duì huáng shí/dàn shì1.亦称"敦煌石窟"。 2.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一般指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山麓。其处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壁画﹑塑像(多系佛像)极多。自东晋迄元,皆有建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于复壁中发现藏经室,内藏手写佛经及美术作品等,极为丰富。写本最早为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最晩为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而以唐﹑五代的为最多。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先后前往
辉煌夺目 huī huáng duó mù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金碧荧煌 jīn bì yíng huáng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同“金碧辉煌”。
金碧辉煌 jīn bì huī huáng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正大堂煌 zhèng dà táng huáng犹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灯火辉煌 dēng huǒ huī huáng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灿烂辉煌 càn làn huī huáng灿烂:鲜明耀眼。形容光彩四射,鲜明耀眼。也比喻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
敦煌五龙 dūn/duì huáng wǔ lóng1.晋代敦煌人索靖﹑泛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
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1.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变文"﹑"敦煌石室"。
辉煌金碧 huī huáng jīn bì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金璧辉煌 jīn bì huī huáng形容建筑物等非常华丽灿烂。

煌的解释


huáng
光明,明亮:辉煌。星火煌煌。

笔画数:13;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325111121


煌字开头的组词

煌的组词(以煌开头)有: 耀

煌字在中间的组词

煌字结尾的组词

煌字二字组词

煌字三字组词

煌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金煌煌 亮煌煌 敦煌市 敦煌词

煌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