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的组词

坡仙 pō xiān1.宋苏轼号东坡居士,文才盖世,仰慕者称之为"坡仙"。
坡度 pō dù/duó1.斜坡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例如起止点的高度差为一米,水平距离为1000米,坡度就是千分之一。
坡地 pō dì/de1.山坡上倾斜的田地。
山坡 shān pō1.山顶与平地间的倾斜面。
东坡 dōng pō1.东边坡地。 2.地名。在湖北省黄冈县东。 3.宋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木坡 mù pō1.指勾栏中渐次加高的木制座席。
林坡 lín pō1.培植林木的山坡地。
椒坡 jiāo pō1.陡坡。或谓长有椒木的坡地。
缓坡 huǎn pō和水平面所成角度小的地面;坡度小的坡。
坡梁 pō liáng1.方言。土冈﹐山冈。
坡野 pō yě1.田野;野外。
坡陁 pō tuó1.亦作"坡陀"。 2.山势起伏貌。 3.不平坦。 4.山;山坡。
坡颍 pō yǐng1.苏轼,号东坡居士;苏辙,号颍滨遗老。故以"坡颍"为他们兄弟俩的并称。
老坡 lǎo pō1.指宋苏轼。轼别号东坡居士﹐故称。
脱坡 tuō pō1.堤坝等水利建筑物的斜坡被水冲塌。
谏坡 jiàn pō1.谏议大夫。唐时称谏议大夫为"坡"。见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五。
赵坡 zhào pō1.古代名茶的一种。因产于赵坡(今属四川省广汉市)而得名。
跌坡 diē pō1.塌陷的坡岸。
跑坡 pǎo/páo pō1.方言。在野地里跑。意指打猎。
苏东坡 sū/sù dōng pō即“苏轼”。
东坡巾 dōng pō jīn1.古代头巾的一种。相传为宋苏轼所戴,故称。
东坡椅 dōng pō yǐ/yī1.一种有靠背可以折叠的椅子。
东坡竹 dōng pō zhú1.竹的一种。传说因苏轼而得名。
东坡纸 dōng pō zhǐ1.宋神宗熙宁四年正月,宫中要买"浙灯"四千余盏,并令减价强行收购。时任开封府推官的苏轼上《谏买浙灯状》,指出:"陛下以耳目不急之玩,而夺其口体必用之资。卖灯之民,例非豪民,举债出息,畜之弥年,衣食之计,望此旬日。陛下为民父母,唯可添价贵买,岂可减价贱酬!"状上,买灯之事竟罢。后因称谏书为"东坡纸"。
科伦坡 kē lún pō斯里兰卡首都和国内第一大港。位居印度洋东西航线要冲,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人口61.5万(1990年)。世界著名人工港,吞吐量约占全国的90%。有食品加工、纺织、炼油等工业。市郊有国际机场。有国际议会大厦、国家博物馆等重要建筑。
金銮坡 jīn luán pō1.山坡名。
野三坡 yě sān pō在河北省涞水县境。群峰突兀,林木苍翠,集雄、险、奇于一体。属太行山脉北段,拒马河穿经山区。自然风景优美,有金京坨、阳明山、佛经洞、金华山等胜景和龙门峡摩崖石刻、大龙门城堡、蔡树庵长城等文物古迹。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坡乐府 dōng pō lè/yuè fǔ词集。北宋苏轼(号东坡居士)作。两卷。本分调编排。近人朱孝臧为之编年,两卷,无从编年者另为一卷,共收词三百五十首。近人龙榆生有《东坡乐府笺》三卷。
半坡遗址 bàn pō yí zhǐ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1953年发现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有公共墓地、居住区、制陶器窑场,出土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外东坡 hǎi wài dōng pō东坡: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号。苏轼被贬于惠州、儋州(今海南岛儋县)其间,有人谣传他已经死去。比喻说人已死的谣传。

坡的解释



倾斜的地方:山坡。下坡。
倾斜:坡道。坡降(ji刵g )(a.坡;b.坡度)。

笔画数:8;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53254


坡字开头的组词

坡字在中间的组词

坡字结尾的组词

坡字二字组词

坡字三字组词

坡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