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阳》的解释

愆阳的解释
拼音: qiān yáng
qiān yáng
1.亦作"愆旸"。 2.阳气过盛。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 解释
  1. 阳气过盛。指冬天过度酷热干旱,是天候失常的现象。《左传.昭公四年》:「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唐.白居易〈祝皋亭神文〉:「去秋愆阳,今夏少雨。」
来源:修订版

《愆阳》包含的汉字

  • 愆qiān罪过,过失:愆忒。愆尤。罪愆。耽误:愆期。愆滞。过:愆伏(天气冷暖失调,多指大旱或酷暑,有变化无常的意思)。笔画数:13;部首:心;笔顺编号:3324411124544
  • 阳(陽)yáng明亮。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二气。指“太阳”:阳光。阳面。阳历。向阳。夕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阳(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阳(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温暖:阳春。外露的,明显的:阳沟。阳奉阴违。凸出的:阳文图章。关于活人的:阳间(人世间)。阳宅。阳寿。带正电的:阳极。阳电。阳离子。男性生殖器:阳痿。古同“佯”,假装。姓。阴笔画数:6;部首:阝;笔顺编号:52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