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的解释

板栗的解释
拼音: bǎn lì
bǎn lì
栗子。 解释
  1. 植物名。壳斗科板栗属,落叶乔木。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针状锯齿缘。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长九至二十公分,被绒毛。果实也称为「板栗」,球形。壳斗具尖刺,成熟后,变为深棕色,开裂成四瓣,内有坚果二、三粒,味美可食用。也称为「栗子」、「大栗」、「毛板栗」。
来源:修订版

《板栗》包含的汉字

  • 板(⑥闆)bǎn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诏书:诏板。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见“老”字“老板”。笔画数:8;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3354
  • 栗lì落叶乔木,果实为坚果,称“栗子”,味甜,可食:栗色。火中取栗。发抖,因害怕或寒冷肢体颤动:战栗。坚实:“缜密以栗”。姓。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522112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