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解释

傣族的解释
拼音: dǎi zú
dǎi zú
分布于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约102.5万人(1990年)。用傣语,有文字。信小乘佛教。有本族的数学、天文、历法、医药。存有五百部左右长篇叙事诗。流行民间曲艺“赞哈”。传统节日有泼水节。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 解释
  1.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族源于古代百越,历代称「金齿」、「白衣」、「摆夷」等,「傣」有自由的意思。主要分布于大陆地区云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与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山川交错的河谷地区。使用傣语,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文字则使用一种源自古印度字母体系的拼音文字。信奉宗教以小乘佛教为主。男子成年前入寺为僧,婚前还俗。社会组织以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为基础,婚后女子有不住夫家的习俗。经济生产以农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副。其族著名的年节是「泼水节」。
来源:修订版

《傣族》包含的汉字

  • 傣dǎi〔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笔画数:12;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13424134
  • 族zú亲属,泛指同姓之亲:族规。族长。家族。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族。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芳香族。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一人有罪,把全家或包括母亲、妻家的人都杀死:族灭。聚合,集中:云气不待族而雨。笔画数:11;部首:方;笔顺编号:415331311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