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的解释

狐狸的解释
拼音: hú lí (變)hú li
hú lí
狐的通称。 解释
  1. 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例】童话故事中的狐狸常是狡猾奸诈的。
  2. 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来比喻狡诈而作恶多端的坏人。【例】他作恶多端却能不让人捉到把柄,真是只老狐狸。
来源:简编版
  1. 本指狐和狸两种动物,后多专指狐。《醒世姻缘传》第六回:「我把狐狸剥了皮,硝的熟,做了一条风领。」
  2. 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故多用来比喻狡诈而作恶多端的坏人。唐.杜甫〈久客〉诗:「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精忠岳传》第一三回:「英雄失志受人欺,日光无色战马疲;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来源:修订版

《狐狸》包含的汉字

  • 狐hú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姓。笔画数:8;部首:犭;笔顺编号:35333544
  • 狸lí即“貉”。哺乳动物,形状与猫相似,毛皮可制衣物。亦称“狸子”、“狸猫”、“山猫”、“豹猫”。笔画数:10;部首:犭;笔顺编号:35325112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