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愿以偿》的解释
拼音:
rú yuàn yǐ cháng
rú yuàn yǐ cháng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解释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解释
- 理想得以实现。【例】他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的进入大学了。
- 比喻志愿得以实现。《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在抚台面前替他说了许多好话,后来巴祥甫竟其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 偿,实现。「如愿以偿」指心愿得以实现。※语或本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
- ※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据《全唐文.卷五五七.韩愈》引)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1>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2>,及其无事且还,倘得一至其处,窃寄目偿所愿焉。 〔注解〕 (1) 躬诣:亲自到那里。诣,音|ˋ,至。 (2) 执事:供使唤差遣的人。
- 「如愿以偿」是指心愿得以实现。在比较早的文献中,如唐代韩愈〈新修滕王阁记〉说到:自己早想亲自前去滕王阁观赏,但是几次机会都擦身而过。滕王阁位于今江西省新建县城西章江门上的一座阁楼,为唐高祖子滕王元婴当洪州刺史时所建,落成之日,适被封为滕王,因以名阁。在韩愈心目中,那是江南第一美景,所以韩愈文章一开头就说:「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冬,韩愈担任袁州刺史。袁州为南昌属邑,本来想这下子应该有机会「寄目偿所愿」。哪里知道,为人属下,事情一忙,机会仍然错失。这里的「寄目偿所愿」就含有「如愿以偿」的意思。后来「如愿以偿」这句成语可能就是由此演变而出,指心愿得以实现。当然,更明确的用法,出现在清朝曾国藩〈署安徽司禀陈管见数端伏候裁择由〉文:「惟军情瞬息千变,不知将来能如愿以偿否耳?」也见于《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提到有个人叫巴祥甫,送了重礼给童子良,童子良因此向抚台大人说好话,「后来巴祥甫竟其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也就是当上了官。如果采取较宽的标准,当然韩愈的文章可以说是这句成语的典源,否则就可能到了清代才出现了。
《如愿以偿》包含的汉字
-
如rú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到,往:如厕。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与,和:“公如大夫入”。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表示举例:例如。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姓。笔画数:6;部首:女;笔顺编号:531251
-
愿(①愿③願)yuàn乐意,想要:宁愿。愿意。情愿。自愿。希望:愿望。志愿。但愿。夙愿(亦作“宿愿”)。如愿以偿。事与愿违。迷信的人对神佛许下的酬谢,泛指许给别人的好处:许愿。还愿。老实谨慎,恭谨。笔画数:14;部首:心;笔顺编号:13325112344544
-
以yǐ用,拿,把,将: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依然,顺,按照:以时启闭。物以类聚。因为: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于(指时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目的在于:以待时机。以儆效尤。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以求。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以前。以内。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以。得以。古同“已”,已经。太,甚:不以急乎?及,连及:富以其邻。笔画数:4;部首:人;笔顺编号:5434
-
偿(償)cháng归还,补还:偿还。偿命。偿债。赔偿。得不偿失。满足:如愿以偿。笔画数:11;部首:亻;笔顺编号:322434511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