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佞》的解释

不佞的解释
拼音: bù nìng
bù nìng
不才:寡人不佞。也用作谦词:与不佞游久。 解释
  1. 不才,自谦之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诸侯退矣。」《战国策.燕策二》:「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
  2. 不善用花言巧语讨好人。《论语.公冶长》:「雍也,仁而不佞。」
来源:修订版

《不佞》包含的汉字

  • 不bù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没有不fǒu古同“否”,不如此,不然。没有笔画数:4;部首:一;笔顺编号:1324
  • 佞nìng有才智,旧时谦称:不佞。善辩,巧言谄媚:佞人(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佞幸(以谄媚而得宠幸)。佞史(为讨好当权者而歪曲篡改事实的历史)。佞臣。奸佞。笔画数:7;部首:亻;笔顺编号:321153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