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

理的解释
拼音:
笔画: 11画
五笔:gjfg
部首: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
古代指狱官、法官。
姓。

笔画数:11;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2511211


简介
  1. 事情的原则、规律。如:「原理」、「道理」、「公理」、「义理」、「真理」。
  2. 物质的纹理、组织。如:「肌理」、「木理」、「纹理」。
  3. 办事、处置。如:「处理」、「治理」、「办理」、「代理」。
  4. 修治、使整齐。如:「整理」、「理家」、「理发」。
  5. 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意见或反映的态度。如:「理会」、「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6. 顺序、层次。如:「有条有理」、「这封信写得条理分明。」
  7. 温习、熟习。如:「理熟了功课」、「书不理不熟」。
  8. 自然学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来源:小字典
  1. 修整、整治。【例】整理、治理、管理
  2. 办事、处置。【例】办理、处理、代理
  3. 事物的规律、意旨。【例】天理、真理、定理
  4. 顺序、层次。【例】条理井然、有条有理
  5. 条纹、纹路。【例】肌理、纹理
  6. 对别人的言行有所反应。【例】搭理、理会、不理不睬
  7.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学科的。【例】理化、理工、理科
  8. 温习、熟习。【例】书不理不熟
来源:简编版
  1. 雕琢玉石。《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修整、整治、使整齐。如:「整理」、「治理」、「理家」、「管理」。
  3. 办事、处置。如:「办理」、「处理」、「代理」。
  4. 对别人的言行有所反应。如:「答理」、「理会」、「不理不睬」。
  5. 温习、熟习。如:「书不理不熟。」明.无名氏《闹铜台.楔子》:「英雄贯满东京府,曾理兵书习六韬。」
  6. 条纹、纹路。如:「肌理」、「纹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物异》:「建城县出燃石,色黄理疏,以水灌之则热,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7. 事物的规律、意旨。如:「天理」、「公理」、「真理」、「义理」、「定理」。
  8. 顺序、层次。如:「有条有理」。《荀子.儒效》:「井井兮有理也。」
  9. 物理学科或自然学科。如:「理化」、「理工」。
  10. 姓。如殷商时代有理征。
来源:修订版

字相关谜语

十方之普,莫非王土 (打字一)

0
纠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