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的组词
二晋 | èr jìn1.指西晋﹑东晋。 |
东晋 | dōng jìn朝代,公元317-420,自元帝(司马睿)建武元年起到恭帝(司马德文)元熙二年止。建都建康(今南京)。 |
两晋 | liǎng jìn西晋和东晋的合称。 |
六晋 | liù/lù jìn1.谓春秋末期晋国的六卿:知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赵氏。 |
后晋 | hòu jìn五代之一,公元936—947,石敬瑭所建。参看〖五代〗。 |
晋剧 | jìn jù山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蒲剧派生而成。流行于该省中部地区。也叫山西梆子、中路梆子。 |
晋号 | jìn hào/háo1.晋升其称号。 |
晋帖 | jìn tiè/tiě/tiē1.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
晋授 | jìn shòu1.清制,已得封典的官员,遇朝廷庆典,得再次请封。本人称授,尚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称封,已死的称赠,也称"晋授"。参阅《清会典.吏部九.验封清吏司》。 |
晋明 | jìn míng1.犹英明,圣明。语本《易.晋》:"晋,进也。明出地上。" |
晋盛 | jìn shèng/chéng1.犹兴盛。 |
晋秩 | jìn zhì1.进升官职或等级。 |
晋竖 | jìn shù1.《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以"晋竖"称病魔。 |
晋绅 | jìn shēn1.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官宦。 |
晋谒 | jìn yè〈书〉进见;谒见。 |
晋鼎 | jìn dǐng1.鲁昭公二十九年,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公之于众。后遂以"晋鼎"指代国法。 |
有晋 | yǒu jìn1.指晋代。有﹐词头。 |
秦晋 | qín jìn1.指春秋时期的秦晋两国。 2.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以指两姓联姻。 |
孟晋 | mèng jìn1.努力进取;进取。 |
晋城市 | jìn chéng shì在山西省东南部、丹河流域,太焦铁路纵贯。1983年设市。人口72.2万(1995年)。境内煤、铁资源丰富。为山西省东南部工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景德桥、青莲寺、二仙观。 |
王子晋 | wáng zǐ jìn1.即王子乔。 |
晋用楚材 | jìn yòng chǔ cái指一国聘用别国的人材。 |
朝梁暮晋 | zhāo liáng mù jìn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节操。 |
楚才晋用 | chǔ cái jìn yòng比喻用才不当。 |
楚材晋用 | chǔ cái jìn yòng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 |
秦晋之匹 | qín jìn zhī pī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秦晋之好 | qín jìn zhī hǎo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秦晋之盟 | qín jìn zhī méng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秦晋之缘 | qín jìn zhī yuán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
唐临晋帖 | táng lín jìn tiē临:摹仿字画;帖:书法、绘画的范本。唐人书法多临摹晋人范本,脱胎变化而成。比喻善临摹,少独创。 |
晋的解释
jìn
进:晋级。晋升。晋谒(进见)。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中国山西省的别称:晋剧。
中国朝代名:西晋。东晋。
笔画数:10;
部首:日;
笔顺编号:1224312511
晋字开头的组词
晋的组词(以晋开头)有:
晋京 晋元帝(276-322)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晋冀鲁豫野战军 晋剧 晋升 晋号 晋城市 晋察冀野战军 晋封 晋帖 晋年 晋惠闻蛙 晋授 晋接 晋文公(前697-前628) 晋明 晋晋然 晋棘 晋武帝(236-290) 晋王 晋用楚材 晋盛 晋祠 晋秩 晋竖 晋级 晋绅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职 晋见 晋谒 晋贤风 晋邦 晋阳之甲 晋阳关 晋阶 晋食 晋鼎 晋鼓。
晋字在中间的组词
晋字结尾的组词
晋字二字组词
晋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二晋
三晋
东晋
两晋
中晋
井晋
六晋
后晋
晋京
晋剧
晋升
晋号
晋封
晋帖
晋年
晋授
晋接
晋明
晋棘
晋王
晋盛
晋祠
晋秩
晋竖
晋级
晋绅
晋职
晋见
晋谒
晋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