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的组词
丞史 | chéng shǐ1.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
伪史 | wěi shǐ1.指僭伪﹑非正统政权的史书。南朝梁阮孝绪《七录.纪传录》列有"伪史"一类。 |
信史 | xìn/shēn shǐ确实可信的历史:古人称《春秋》为信史|莫负美名书信史。 |
史抄 | shǐ chāo1.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 |
史文 | shǐ wén1.历史文献。 |
史皇 | shǐ huáng1.指苍颉。传说最早发明文字的人。 |
史祸 | shǐ huò1.因修史而召致的祸事。 |
史笔 | shǐ bǐ1.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2.指修史之笔。 3.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4.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
史策 | shǐ cè1.史册,史书。 |
史谈 | shǐ tán1.汉司马迁之父谈的别称。谈官太史令,故称。 |
史谍 | shǐ dié1.见"史牒"。 |
监史 | jiān/jiàn shǐ1.谓汉廷尉的属官监与掾史。 2.指刺史。 3.监修史书。 |
稗史 | bài shǐ1.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
尉史 | wèi/yù shǐ1.汉代郡尉之属官。 |
轶史 | yì shǐ1.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 |
近史 | jìn shǐ1.指帝王左右的史官。 |
霸史 | bà shǐ1.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
历史观 | lì shǐ guān/guàn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属于世界观的一部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
史君子 | shǐ jūn zǐ1.中草药名。即使君子。史,通"使"。 |
史晨碑 | shǐ chén bēi也称《史晨前后碑》。东汉碑刻。隶书。公元169年立。一面刻《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称“前碑”,又一面刻《史晨飨孔庙碑》,称“后碑”。碑文记载了当时尊孔活动的情况。书法端正谨严,为学汉隶者所取法。 |
太史氏 | tài shǐ shì/zhī1.史官。 |
廿二史 | niàn èr shǐ1.即二十二史。 |
御史娘 | yù shǐ niáng1.指唐贞元中宫中御史娘子田顺郎,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 |
中国通史 | zhōnɡ ɡuó tōnɡ shǐ原名《中国通史简编》。书名。范文澜编著。1941年在延安初版。建国后,经修订出版了前三编共四册。1978年改名《中国通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十册,五至十册由蔡美彪等续写。是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论述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通史著作之一。写法夹叙夹议,文字简洁生动,深入浅出。 |
六经皆史 | liù jīng jiē shǐ1.谓《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皆为中国古代史书的一种主张。首倡于元郝经﹐清袁枚亦主此说﹐至章学诚才系统地提出这一主张。他认为六经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历史记录﹐并非圣人为垂教立言而作。他提出了"六经皆史"﹑"六经皆器"的命题﹐反对"离器言道"。龚自珍﹑章炳麟亦倡此说。参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的《易教》﹑《经解》﹐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章炳麟《国故论衡.原经》。 |
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
白马长史 | bái mǎ zhǎng shǐ1.东汉公孙瓒的称号。 |
经史子集 | jīng shǐ zǐ jí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
经史百家 | jīng shǐ bǎi jiā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家: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文明小史 | wén míng xiǎo shǐ长篇小说。清代李伯元作。六十回。以1900年庚子事变后处于动荡、变革中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广泛深入地描写了西方文明引进中国后被接纳、抵制、扭曲的过程,揭露了清廷官吏的守旧、昏庸,以及假借维新之名图谋升官发财的社会风气。 |
史的解释
sh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通史。断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学史。史诗。史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史坛。史评。史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史不绝书。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史。内史。
古代官职:刺史。御史。
姓。
笔画数:5;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34
史字开头的组词
史的组词(以史开头)有:
史不絶书 史不绝书 史东山(1902-1955) 史乘 史书 史争旦夕 史事 史传 史佐 史体 史例 史侯 史册 史前 史剧 史功 史匠 史可法(1602-1645) 史君 史君子 史学 史官 史实 史宬 史家 史局 史巫 史帙 史德 史思明(703-761) 史才 史抄 史撰 史文 史料 史无前例 史晨碑 史李 史案 史氏 史氏记 史汉 史法 史牒 史班 史皇 史祸 史科 史稿 史笔 史策 史策丹心 史篇 史籍 史绩 史编 史翰 史聃 史职 史胥 史臣 史良(1900-1985) 史裁 史观 史记 史论 史评 史识 史诗 史话 史课 史谈 史谍 史赞 史达祖 史迁 史迹 史遗 史部 史里芬计划 史量才(1880-1934) 史鉴 史録 史钞 史阁 史阙文 史院 史馆 史鱼之俦 史鱼历节 史鱼秉直。
史字在中间的组词
史的组词(史字在中间)有:
咏史诗 国史馆 太史令 太史公 安史之乱 荷马史诗 连史纸 青史传名 青史留名 青史流芳 仿连史纸 内史府 内史省 刺史州 历史主义 历史剧 历史小说 历史观 历史语词 旧史氏 暮史朝经 皇史宬 祝币史辞 经史子集 经史百子 经史百家 经史笥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太史氏。
史字结尾的组词
史的组词(以史结尾)有:
四史
国史
外史
太史
女史
小史
左史
左图右史
文史
文学史
断代史
良史
腐史
艳史
萧史
通史
铁面御史
长史
青史
三史
丑史
专史
东观续史
丞史
中国通史
中宫史
丹史
丽史
九经三史
书令史
书史
二十一史
二十二史
二十五史
二十六史
二十四史
二史
五代史
众史
从史
仓史
仙史
代史
令史
伪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伴食刺史
佐史
佚史
作册内史
佞史
佥都御史
侍史
侯史
信史
修史
僧史
僮史
儒史
元长史
党史
公史
六经三史
六经皆史
典史
内史
凤史
刑史
创业史
别史
刺史
前史
功标青史
十七史
十三史
十史
卒史
南北史
南史
厂史
历史
右佥都御史
右史
右都御史
司史
名垂青史
名标青史
君史
旧史
春史
曾史
朝经暮史
杂史
村史
枕籍经史
架空历史
柱下史
柱史
柱后史
正史
。
史字二字组词
史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四史
国史
外史
太史
女史
小史
左史
文史
良史
腐史
艳史
萧史
通史
长史
青史
三史
丑史
专史
丞史
丹史
丽史
书史
二史
众史
从史
仓史
仙史
代史
令史
伪史
。
史字三字组词
史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咏史诗
国史馆
太史令
太史公
文学史
断代史
连史纸
中宫史
书令史
五代史
元长史
内史府
内史省
创业史
刺史州
十七史
十三史
南北史
历史剧
历史观
史君子
史晨碑
史氏记
史达祖
史阙文
旧史氏
柱下史
柱后史
生活史
皇史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