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组词

旄牛 máo/mào niú1.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梓牛 zǐ niú1.《渊鉴类函》卷四一五引《元中记》:"秦文公造长安宫,终南山有梓树大数百围,荫宫中,公恶而伐之……梓树神化为青牛,文公命骑击之,骑不胜。"本为传说中的梓树神化为牛,后用"梓牛"借指梓树上长的瘿瘤。
汗牛 hàn/hán niú1.谓牛运书累得出汗。形容著述或藏书极多。
牛性 niú xìng1.牛的脾性。又称牛性子。 2.喻指人的倔强执拗的脾气。
牛棚 niú péng1.牛栏。"文化大革命"中被引申为关押所谓"牛鬼蛇神"的地方。
牛筋 niú jīn1.牛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 2.比喻倔强固执。 3.木名。花叶皆如楝而细小,多植庭园中供观赏。材可为弓弩干。又取汁渍米作乌饭,食之健。又名南烛。
牛郎 niú láng/làng1.放牛娃。 2.牵牛星的别称。亦指牛郎织女故事中的神话人物。 3.喻佳偶的男方。
牛鞭 niú biān1. 公牛阴茎。
犪牛 kuí niú1.一种高大的野牛。
瘤牛 liú niú1.牛的一种。形状跟普通牛相似﹐肩上有瘤状突起。力气大﹐用做力畜。肉和乳均可食用。
白牛 bái niú1.白色的牛。 2.见"白牛车"。
纨牛 wán niú1.小牛。
奔牛 bēn niú1.战国时燕攻齐﹐围即墨。齐将田单用牛千馀头﹐灌脂束苇于牛尾﹐燃之﹐牛惊﹐突奔燕军﹐燕军大溃。见《史记.田单列传》。 2.地名。在江苏省武进县西。一名奔牛塘﹐又名奔牛堰。传说茅山曾出金牛﹐奔至此﹐故名。
宦牛 huàn niú1.阉牛。
抃牛 biàn niú1.两手拉开相斗的牛。喻有超人勇力。
逸牛 yì niú1.奔走的牛。
鱼牛 yú niú1.古称水中的一种动物。
鼻牛 bí niú1.方言。鼻腔里干结的鼻涕。
地黄牛 dì/de huáng niú1.玩具,用竹筒做成的陀螺,旋转时发出嗡嗡的声音。
牛皮筒 niú pí tǒng1.借指吹牛的人。
约翰牛 yuē/yāo hàn niú英国的绰号和象征。18世纪英国作家约翰·阿布什诺特在他的小说《约翰·布尔的历史》中创造了约翰·布尔这样一个绅士形象,后来这个形象被视作英国人的代表。因布尔(bull)与英文中的“牛”字相同,听起来成了约翰牛。在漫画家的笔下,约翰牛是一个头戴高帽子,脚穿长统靴的矮胖绅士。
带牛佩犊 dài niú pèi dú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放牛归马 fàng niú guī mǎ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伯牛之疾 bó niú zhī jí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吞牛之气 tūn niú zhī qì形容气势很盛。
汗牛充栋 hàn niú chōng dòng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汗牛塞栋 hàn niú sāi dòng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牛角书生 niú jiǎo shū shēng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土牛石田 tǔ niú shí tián石田:不可耕种的田。指无用之物。比喻没有用处。
蜗行牛步 wō xíng niú bù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牛的解释


niú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姓。

笔画数:4;
部首:牛;
笔顺编号:3112


牛字开头的组词

牛字在中间的组词

牛字结尾的组词

牛字二字组词

牛字三字组词

牛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