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词夺正的解释

强词夺正的解释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同“强词夺理”。解释
qiǎng cí duó zhèng拼音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但酒醒,硬打挣,强词夺正,则除是醉时节酒淘真性。”出处
強詞奪正繁体
qcdz简拼
ㄑㄧㄤˇ ㄘㄧˊ ㄉㄨㄛˊ ㄓㄥˋ注音
一般成语程度
四字成语字数
贬义成语色彩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无理强辩用法
联合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强词夺理近义

《强词夺正》包含的汉字

  • 强qiáng健壮,有力,与“弱”相对:强壮。强健。强人。强力。强大。强劲。刚强。富强。列强。强弩之末。年富力强。程度高:强手。强烈。强酸。能力强。胜过,优越,好:强干。争强好(h刼 )胜。有余,略多于某数:强半(超过一半)。使用强力,硬性地:强占。强加。强攻。强悍。强横(h坣g )。强梁(强横霸道)。着重,增加分量:强化。增强。弱强qiǎng ㄑㄧㄤˇ硬要,迫使,尽力:强使。强迫。强逼。强辩。勉强。强人所难。强词夺理。弱强jiàng ㄐㄧㄤˋ固执,强硬不屈:强嘴。倔强。弱笔画数:12;部首:弓;笔顺编号:515251251214
  • 词(詞)cí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刼 )。词韵。词曲。笔画数:7;部首:讠;笔顺编号:4551251
  • 夺(奪)duó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僴g )词夺理。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刵 )。冲开:夺门而出。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晃动:光彩夺目。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夺。漏掉(文字):第八行夺一字。予笔画数:6;部首:大;笔顺编号:134124
  • 正zhèng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峮g )。正襟危坐。合于法则的:正当(d刵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恰好:正好。正中(zh恘g )下怀。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姓。反邪负侧歪倒副偏正zhēng〔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反邪负侧歪倒副偏反邪负侧歪倒副偏笔画数:5;部首:止;笔顺编号:12121

网友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