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的组词

飞狐 fēi hú1.要隘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馀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
仙狐 xiān hú1.旧时迷信,指修炼成精的狐狸。也叫狐仙。
火狐 huǒ hú1.赤狐的通称。产于我国东北等地。
狐妖 hú yāo1.旧谓狐能化人作祟,故称"狐妖"。
狐媚 hú mèi用媚态迷惑人。
狐嵌 hú qiàn/kàn1.人工拼制狐皮的一种,有金钱嵌﹑葡萄嵌等名称。
狐怪 hú guài1.犹狐妖。
狐惑 hú huò1.为狐妖所蛊惑。 2.犹疑惑。 3.指女色惑人。 4.中医学病名。
狐犬 hú quǎn1. 河犬(Azara’s dog)或其它各种近缘的南美野犬。
狐祥 hú xiáng1.犹彷徨。
狐绥 hú suí1.《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朱熹集传:"狐者,妖媚之兽。绥绥,独行求匹之貌。"后因以"狐绥"喻妇女淫乱。
狐胡 hú hú1.古代西域游牧部落名。位于车师柳谷(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玉勒干铁列克)。汉代先后属西域都护和西域长史。后为车师所灭。
狐臭 hú chòu/xiù由于腋窝、阴部等部位的皮肤内汗腺分泌异常而产生的刺鼻臭味。也作胡臭,也叫狐臊。
狐蛊 hú gǔ1.喻国君。蛊,卦名。卜得蛊,获其雄狐,故称"狐蛊"。
天狐 tiān hú1.道术通天的仙狐。
鬼狐由 guǐ hú yóu1.犹鬼胡由。指难以捉摸的妓女。
狐丘首 hú qiū shǒu1.同"狐死首丘"。
狐枕丘 hú zhěn qiū1.犹狐死首丘。
狐骚臭 hú sāo/sǎo chòu/xiù1.即狐臭。
履冰狐 lǚ bīng hú1.踏冰而过的狐狸。《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晋伏滔《北征记》:"河冰厚数尺,冰始合,车马未过,须狐先行。此物善听,水无声,乃过。"后因称处事谨慎者为"履冰狐"。
野狐岭 yě hú lǐng/líng1.山岭名。在河北万全西北。山势高峻,风力猛烈,雁飞过此,遇风辄堕,为军事要隘。
野狐涎 yě hú xián1.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七载:"捷能使人随所思想,一一有见,人故惑之。大抵皆南法,以野狐涎与人食而如此。其法:以肉置小口罂中,埋之野外,狐见而欲食,喙不得入,馋涎流堕罂内,渍入肉中。乃取其肉,曝为脯末,而置人饮食间。"因以"野狐涎"指迷惑人的话。
鬼狐涎 guǐ hú xián1.犹鬼胡由。胡闹。
鬼花狐 guǐ huā hú1.糊弄人的伎俩,花招。
一狐之掖 yī hú zhī yè比喻珍贵的东西。同“一狐之腋”。
与狐谋裘 yǔ hú móu qiú裘:毛皮。跟狐狸商量要剥它的皮做大衣。比喻谋求有损对方切身利益的事,对方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兔死狐悲 tù sǐ hú bēi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狐媚猿攀 hú mèi yuán pān像狐狸那样善于迷惑人,像猿猴那样善于攀高。比喻不择手段地追求名利。
狐群狗党 hú qún gǒu dǎng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狐裘羔袖 hú qiú gāo xiù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

狐的解释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狐臭(腋下臭气)。狐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狐疑(多疑)。狐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狐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姓。

笔画数:8;
部首:犭;
笔顺编号:35333544


狐字开头的组词

狐字在中间的组词

狐字结尾的组词

狐字二字组词

狐字三字组词

狐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