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理》的解释
拼音:
zhèng lǐ
zhèng lǐ
1.正当的道理。 2.整治;整理。 解释
1.正当的道理。 2.整治;整理。 解释
- 正合于事理。《红楼梦》第三八回:「这才是正理。我也最不喜限韵。」《文明小史》第五回:「贵府就应该竭力保护,方是正理。」
- 真理。《阿毗达磨俱舍论》卷二二:「若谓也尊随俗说者,不应正理。」
《正理》包含的汉字
-
正zhèng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峮g )。正襟危坐。合于法则的:正当(d刵g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恰好:正好。正中(zh恘g )下怀。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姓。反邪负侧歪倒副偏正zhēng〔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反邪负侧歪倒副偏反邪负侧歪倒副偏笔画数:5;部首:止;笔顺编号:12121
-
理lǐ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理。肌理。条理。事理。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理疗。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理睬。答理。古代指狱官、法官。姓。笔画数:11;部首:王;笔顺编号:11212511211
0
纠错